我們的牛奶與眾不同——原料奶兩大關鍵指標說話

2015-07-21 現代牧業 現代牧業

今天的科普緣起于《中國奶?!返膶<椅恼?,歡迎技術控們戳閱讀原文(飲乳思源——衡量原料奶品質的兩大關鍵指標 ),牛奶專家,就是您啦!



“原料奶?”是神馬?我相信很多小伙伴跟主頁君一樣,其實并不很清楚一杯好奶究竟是怎么來的?簡言之,奶牛擠出來的牛奶,就是原料奶,也叫生奶,在我們國家,生奶不允許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飲用,所以擠出來以后要運送到加工廠,經過殺菌灌裝以后才能上市銷售給消費者。根據加工方式的不同,就有了我們在市場上看到的巴氏奶、常溫純牛奶,還有酸奶、奶酪等等豐富的乳制品。所以,對于乳制品而言,“原料奶”看似默默無聞,實則主載一切:沒有優質原料乳,就不可能有優質乳制品。而目前最受關注的原料奶體細胞數和細菌數兩大關鍵指標決定了牛奶品質的優劣。

一. 原料奶體細胞數:現代牧業原奶體細胞小于25萬/ml


原料奶體細胞用SCC作為指標來衡量,即每毫升生鮮乳中含有的體細胞數量。一般來講,SCC越低代表奶牛越健康,健康牛產健康奶;SCC越高則代表不健康,原料奶中體細胞數嚴重影響牛奶的品質。體細胞數升高與乳房炎,尤其是隱性乳房炎高度相關。


因此,原料奶體細胞數被認為是衡量生鮮乳質量的最重要指標之一。只有做到養殖和擠奶所有環節的精細嚴格管理,才能保證較低的SCC水準。目前,我國還未制定法規對乳體細胞數上限進行要求(美國<40萬/mL),但全群體細胞數低于25萬/mL是大家公認的SCC管理非常好的標準。


得益于規?;s化的養殖模式,同時遵循科學嚴格的操作模式和規程,現代牧業全國27個牧場生產的原奶,體細胞均在25萬/ml以下,保持了極高的品質水平。


二. 原料奶細菌數:現代牧業原奶細菌數僅以千計


牛奶中細菌對品質影響同樣非常大,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微生物數量,這不僅會引起牛奶變質,消毒失敗,使商品奶中細菌超標,其中某些致病菌可產生非常耐熱的毒素,經高溫處理后仍有少量殘余,更會影響牛奶的風味,這樣的牛奶不再有牛奶特有的香味,甚至導致食用者中毒。美國法定的原料奶細菌量的最高限值是10萬cfu/mL,國內最高限值為200萬/mL。但現代牧業的原奶微生物含量都在2萬以下,而實際上,幾乎所有牧場都實現了微生物數量僅以數千計的水準。




由于兩大關鍵指標的上佳表現,加上“零距離一體化2小時”的生產模式,現在牧業生產的牛奶都是用最好的原料奶,采用更低的殺菌強度加工而成,因此牛奶中更多的免疫活性物質得以保留,這就是我們的牛奶與眾不同的秘密。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